千尋星光H7三維激光掃描儀 新品發布
千尋位置(千尋位置網絡有限公司)是中國領先的精準位置服務提供商,依托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為各行業提供高精度定位與時空智能服務。其推出的星光H7三維激光掃描儀是一款集高精度、高效率與便攜性于一體的先進測繪設備,廣泛應用于地形測繪、工程勘察、智慧城市、礦山監測等領域。以下從技術特點、應用場景及行業優勢等方面對該設備進行詳細介紹。
一、核心技術特點
高精度數據采集
星光H7采用激光雷達(LiDAR)技術,搭配千尋位置自主研發的算法,可實現毫米級測距精度(典型精度±2mm@100m),點云密度高達百萬級/秒,能夠清晰還原復雜場景的三維細節。結合千尋的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務(如RTK),設備在戶外作業時可直接獲取厘米級絕對坐標,無需后期繁瑣拼接。多模態傳感器融合
除激光掃描外,H7集成高分辨率RGB相機和IMU慣性測量單元,支持同步獲取彩色點云數據,并通過慣性導航技術提升動態掃描的穩定性。這一設計特別適用于移動測繪場景(如車載或機載作業),減少軌跡漂移誤差。輕量化與便攜設計
相比傳統三維激光掃描儀,H7重量不足3kg,可單人手持或搭載于無人機、背包等平臺,適應野外、高空、地下等多種復雜環境。其IP54防護等級確保在雨雪、粉塵等惡劣條件下穩定運行。智能軟件生態
配套的千尋點云處理軟件支持實時預覽、自動去噪、分類建模等功能,并與千尋云平臺無縫對接,用戶可快速生成數字高程模型(DEM)、建筑信息模型(BIM)等成果,大幅提升內業效率。
二、典型應用場景
工程與基建
在公路、鐵路、橋梁建設中,H7可快速完成土方量計算、施工進度監測及變形分析,替代傳統全站儀作業,效率提升5倍以上。智慧城市
通過掃描城市建筑、道路、管線,生成高精度實景三維模型,為城市規劃、應急管理提供數據基底。例如,在老舊小區改造中,H7可精準捕捉立面結構,輔助設計施工。地質災害監測
針對滑坡、礦區沉降等場景,H7通過周期性掃描對比點云數據,識別毫米級形變,提前預警風險。文化遺產保護
非接觸式掃描技術可精準數字化文物、古建筑,為修復與存檔提供永久性三維資料。
三、行業競爭優勢
北斗賦能:千尋位置的全國北斗地基增強網絡為H7提供實時差分定位服務,解決無網絡覆蓋區域的定位難題。
性價比突出:相比進口設備(如Leica、Faro),H7在保持同等性能的同時,價格降低30%-50%,且售后服務響應更快。
生態協同:與千尋的時空智能平臺結合,用戶可一站式完成“采集-處理-分析-應用”全流程。
星光H7三維激光掃描儀代表了國產高端測繪裝備的技術突破,其高精度、多場景適應性和智能化處理能力,正推動測繪行業向高效化、數字化邁進。隨著新基建與數字孿生需求的增長,千尋星光H7或將成為行業用戶的首選工具之一。
更多相關
實景放樣快!穩!準!影像小碟為道路施工增速提效
2022年3月1日,我們開啟了影像測量新時代,讓測量+放樣一步到位——影像RTK TS6影像RTK將RTK與影像結合,放樣點在手簿上實時標出...
當RTK參加世界杯,哪種陣容能“hold住”全場?
2022卡塔爾世界杯已經打響,這可能是“絕代雙驕梅羅”的最后一舞,甚至是一眾巨星的“諸神黃昏”,而隨著阿根廷爆冷遭沙特逆轉、日本2比1逆轉德國,熱血球迷已將氛...
徠卡新一代手動全站儀—TZ05、TZ08、TZ12
徠卡測量系統憑借兩百年悠久的歷史沉淀、歐洲瑞士精湛的制造工藝以及永恒不變的創新精神,持續在開發更加優秀的測量產品。不論是1921年推出的世界上第一款經緯儀T2,還是2016年全新推出超高精度全站儀...
水準儀的檢驗與校正 調校 校準 維修,選南京環球測繪
為了確保工程測量所使用的水準儀能夠保持良好的性能和壽命,以下是一些維護保養的建議:1.在出現故障時,應該尋求熟悉儀器結構的專業人員或維修部門進行維修。2.每次使用完畢后,應當仔細地擦拭水準儀的表面...
回顧測量儀器與計量檢定發展的艱辛歷程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大平板、光學水準儀、光學經緯儀已難覓蹤影,光電測距儀、全站儀、GNSS接收機廣泛應用。基線測量成功轉型,在新的領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說起基線測量,就得講講基線測量的設備...
測繪技術在服務海洋經濟中揚帆啟航
河北是北方重要的沿海省份,海岸線長487公里。近年來,隨著環渤海地區加速崛起,京津冀協同發展穩步推進,河北省沿海地區發展規劃上升為國家戰略,海洋經濟發展揚帆啟航,蓬勃發展。 經濟建設,測繪先...
中海達獲2023年衛星導航創新應用最高獎
近日,由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組織評選的2023年衛星導航定位科學技術獎各類獎項揭曉,其中2023年衛星導航定位創新應用獎含白金獎2項、金獎13項、銀獎18項。由中海達旗下公司廣州海達星宇技術有限公司、...
2018年我國對地觀測遙感衛星迎來密集發射期
衛星遙感技術在生態文明、“一帶一路”建設、軍民融合發展、科學防災減災等領域應用廣泛,為國家發展提供了戰略支撐。但是,我國衛星遙感數據分散在各個部門,需要打破信息互聯互通的壁壘,實現多星多源多種遙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