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測繪學會2019學術年會成功舉辦
10月16日,以“創新融合 智繪未來——測繪服務生態文明建設”為主題的中國測繪學會2019學術年會在江蘇南京國際展覽中心舉行。這是一場學會建會60周年的盛會,全國政協副主席何維、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庫熱西、江蘇省副省長費高云、中國測繪學會理事長宋超智在大會開幕式上講話。陳俊勇、劉經南、李德仁、魏子卿、王家耀、孫九林、張祖勛、李建成、陳學庚院士出席會議。
何維副主席在講話中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主席生態文明思想,主動服務生態文明建設與自然資源管理,要聚焦核心職能,為推動經濟社會轉型發展和測繪地理信息科技創新作更多貢獻。要加強自身建設,凝聚共識和合力,不斷提升學會服務水平。
庫熱西副部長在講話中對學會工作提出三點希望:一要牢記初心使命,團結帶領廣大測繪科技工作者和會員單位聽黨話、跟黨走,確保學會沿著正確政治方向向前發展;二要著力發揮學會優勢,主動服務自然資源管理工作,特別要圍繞自然資源調查監測、國土空間規劃編制、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地質災害防治和應急保障等來思考問題、謀劃工作;三要加強規范化建設,強化制度建設和組織管理,認真履行為科技工作者服務的職責,確保學會有序健康發展。
宋超智理事長表示,中國測繪學會將認真履行好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堅持四個服務”的職責定位,持續發揮好科技創新思想庫、學術交流主渠道、科技創新催化劑、創新文化傳播者的重要作用,認真落實部黨組對中國測繪學會提出的殷切希望和工作要求,努力把學會打造成為推動科技創新、促進測繪事業和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年會主論壇上,院士專家圍繞測繪遙感學科發展60年回顧與展望、自然資源大格局下的新型基礎測繪、軍民融合的北斗、北斗導航技術在現代農業中的應用等主題做了精彩報告。同期舉辦了科技與產業沙龍和14場分論壇,專家學者和各界代表圍繞無人機與自然資源智能感知、現代工程測量技術及發展、大數據時代的自然資源管理、人工智能時代的地圖學與地理信息技術、地理國情監測技術與應用、測繪地理信息創新發展與園區建設、遙感監測衛星發展與應用、穿越時空的地圖之路、新一代信息技術打造新型智慧城市、文化遺產保護前沿技術、智能時代測繪服務模式與創新等主題,展開熱烈研討和交流,分享測繪科技前沿技術和思想。
會上頒發了測繪地理信息杰出成就獎,徐冠華、陳俊勇、許厚澤、李德仁、劉先林、寧津生、魏子卿、王任享、童慶禧、高俊、劉經南、王家耀、孫久林、張祖勛、許其鳳、楊元喜、李建成、龔健雅、郭華東、周成虎、郭仁忠、陳學庚、譚述森23位院士獲此殊榮。同時揭曉了首屆十大測繪科技創新人物,他們是廣州南方測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馬超、深圳大學校長李清泉、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李成名、南京大學GIS與遙感研究所所長李滿春、國家測繪產品質量檢驗測試中心主任張繼賢、武漢大學衛星導航定位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姜衛平、自然資源部大地測量數據處理中心主任郭春喜、自然資源部國土衛星遙感應用中心總工程師唐新明、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院長程鵬飛、同濟大學測繪與地理信息學院院長童小華。會上還頒發了2019年測繪科技進步獎、優秀測繪工程獎、青年測繪地理信息科技創新人才獎、科技創新型優秀單位獎、科學技術獎勵評選工作突出貢獻獎、“吉威時代杯”青年優秀論文獎、測繪地理信息創新產品等獎項。
會議同期舉辦的第九屆中國測繪地理信息技術裝備博覽會,是全國地理信息行業最具影響力的展會,也是展示測繪地理信息新技術研發及最新成果的重要平臺。展覽面積約2.6萬平方米,有300余家廠商參展,集中展出了測繪地理信息領域的高精尖技術和核心裝備,測繪型無人機、移動測量車、測量機器人、機載激光雷達、攝影測量相機等高技術裝備,測繪地理信息軟件、系統集成和解決方案,以及測繪地理信息跨界融合服務民生領域的創新應用成果紛紛亮相,開啟了一場測繪高科技盛宴,全面展示了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在經濟社會發展尤其是山水林田湖草海等自然資源管理中的應用成果。同期還舉辦了新技術新產品推介、投資洽談、商貿對接等系列活動,為政府、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和高校等搭建了交流平臺。
來自國土、規劃、水利、農業、環保、交通等相關行業的代表,以及自然資源系統和全國相關高校、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的參展參會人員近1萬人。
中國測繪學會成立于1959年,是我國測繪領域歷史最長、規模最大、具有影響力的科技社團。60年來,學會與我國測繪事業由弱變強、發展壯大一路相伴,為我國測繪事業的科技進步、創新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并已成為我國測繪地理信息領域具有很強影響力和凝聚力的科技社團組織。
更多相關
徠卡超高精度全站儀在長距離跨海高程傳遞中的應用
跨海大橋越建越長,跨過大海,傳遞高程,建立與陸地統一的高程基準讓我們頭都大了!距離太遠,已經突破了規范要求和常規方法的極限。徠卡超高精度全站儀借助第三方半自動化軟件,專項設計觀測方案,0.5″超高...
長江委水文局援疆項目之外業測量圓滿結束
10月8日,隨著喀什地區巴楚縣762111井的最后一組水準點、井面高、地面高數據記錄在案,長江委水文局援疆項目,國家地下水監測工程(水利部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430個地下水監測站高程引測與坐標測量...
“十三五”規劃 提出推進信息資源以“一張圖”建設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國家突發事件應急體系建設“十三五”規劃》,要求建成與有效應對公共安全風險挑戰相匹配、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求相適應、覆蓋應急管理全過程、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突發事件應急體系。規劃中有諸...
自主可控重要性凸顯 北斗“星光”閃爍
分析人士認為,“自主可控”有望成為下一階段市場投資主線。作為“自主可控”重要代表,北斗產業鏈一直肩負著保證國家信息安全可靠自主化的重任。經過多年發展,北斗全球組網正在加快推進。機構普遍認為,北斗業...
用生命書寫測繪傳奇
54歲的解放軍某部高級工程師張民又出發了,這次的目的地是羅布泊。在這名老兵眼里,號稱“死亡之海”的羅布泊只是他野外作業的一個陣地。 野外作業,是地圖測繪的一項基礎性工作,主要作業工具是全站儀、畫...
徠卡建筑測量工具助力坦桑尼亞發展
你可以想到的房屋、建筑物、學校、橋梁、道路和任何基礎設施,不僅體現在支撐它們的材料和結構上,也體現在建造它們的人的工作和專門知識上。合格和熟練的勞動力對于建筑業以及社會和國家的經濟而言從未像現在這...
徠卡RTC360三維激光掃描儀如何助力鋁單板測量
在現代建筑幕墻工程中,鋁單板作為重要的裝飾材料,其精確測量直接關系到施工質量和工程進度。傳統測量方法效率低下且精度有限,而徠卡RTC360三維激光掃描儀的出現...
單北斗時代即將來臨!
從“單GPS”到“單北斗”,衛星導航行業有了新要求沙場上,三軍列陣接受著最高統帥檢閱,可以做到分毫不差;南海上,世代生活在這里的漁民無論到哪塊海域、哪個島礁都不擔心迷失方向;汶川地震時,突破死亡線趕到...